服务热线全国服务热线:

13853399336

球彩直播网页版

好的文物修复师比文物还稀缺

时间: 2023-08-31 07:13:56

来源: 球彩直播网页版

   详细介绍

  一手拿着喷枪,一手拿着陶瓷片,一名文物修复师正在进行陶瓷修复。桌面上满满当当,放着设计图纸、几个深棕色的瓶子,还有两个有数十种颜料的颜料盘。另一名文物修复师左手食指缠着纱布,用4根手指扶好青铜器,右手拿着除锈工具,小心地给文物做“美容”……

  这些画面来自山西省太原市近日举办的2022年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现场。

  这次大赛中,主办方提供了149件陶瓷、金属、壁画等各类文物,来自27个省(区、市)的219名选手同台竞技,经过14个小时的比赛,共有74名选手获得了一二三等奖。

  文物修复师作为新职业,对年轻人有多大吸引力?年轻人想要加入还面临哪些难点?为此,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做了采访。

  2016年,随着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播出和走红,原本属于冷门职业的文物修复师进入大众视野。2021年,《文物修复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出台,文物修复师作为新职业一时间备受关注。

  文物修复师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并有具体的分工和行业标准,也经历了很长的过程。1999年,我国首部《职业分类大典》颁布,其中没有文物修复师,只有“文物修复工”,是在第六大类“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项,广播影视制作、播放及文物保护作业人员的类项下,文物保护作业人员小类中的一个职业。

  “《标准》正式颁布之前,国家文物局组织召开了标准编制工作会。那天早上,我在宾馆门前跑步,看到门口LED屏幕上缓缓滑过的‘文物修复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字样,那一刻忍不住捂上双眸,多年的研究探索终于要开花结果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教育培训学院研究员张晓彤是《标准》的主要参与制定者,她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正常采访时说,《标准》涉及13个职业方向、65个职业等级,最重要的包含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内容和权重表4个部分。

  “事实上,为了《标准》的出台,大家已经努力了近20年,从职业的建立,到职业名称定义的全面修订,再到厘清每个职业方向下的技能标准。不仅能从根本上保证文物修复的质量,也为文物修复的人才教育培训与使用提供了指导。为年轻人进入这样的领域增强了信心,文物修复师队伍渴望更多经过专业学习与训练的年轻人加入。”张晓彤说。

  张晓彤给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已登记不可移动文物约76.67万处,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现有各类文物机构10562个,文物修复师数量则少之又少,平均每个机构不足1人。

  “目前,文物机构多为事业单位,文物行业总体从业人员基数低的现状,在较短时间内很难改善。”张晓彤说。

  据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潘路介绍,西北大学1989年设立了文物保护相关专业(专科),是国内最早设立文物保护专业的大学,该专业直到1993年才有第一届本科生。“我们是文物大国,每年出土的文物数以10万计。和需求相比,人才缺乏的情况凸显。”

  “国家文物局一直格外的重视人才教育培训工作。持续加强在职技能型人才培训,多次举办陶瓷、纸张、壁画等文物修复、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古建油饰彩画、官式古建保护、建筑遗产保护等培训项目。”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司长罗静表示,《考古探掘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已于2022年加快进度起草,后续将尽快向社会颁布。

  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副主席郑晋平介绍,将积极推动文物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申报为2022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一类赛,同步纳入全国总工会参与主办的年度重点行业技能竞赛名录。

  故宫博物院陶瓷文物修复师杨玉洁入行多年,她的切实感受是,文物修复师的工作常常是“易懂难精”。她说,陶瓷修复工作的门槛不高,如果仅仅是普通修复操作,门槛还是比较低的。但是如果要达到一定水平,除了自身的悟性和天赋,还需要付出相当多的精力、耐心。

  在文物修复工作中,文物修复师们往往难以避免“脏活累活”。杨玉洁表示,“大家对于文物修复师的想象有些理想和美好,工作其实就是很枯燥和繁复的。”

  杨玉洁还记得刚工作时的状态,她笑言:“那时候自己每天刷碗刷到有点心态崩溃”。当时,正赶上故宫博物院和景德镇陶瓷考古所合作修复文物,杨玉洁每天要清洗各种样式的瓷器。出土瓷片大多数都会沾有泥土,有的还会有钙质沉积物,考古修复的瓷片也要去除老化粘接材料,还要谨慎选择物理清洗和化学洗涤方式,经常一天处理不了几片。这段时间对于杨玉洁来说刻骨铭心,“将近两个月时间,我每天都在清理瓷片,工作简单重复、枯燥乏味。但我要求自己一定做到认真仔细,一丝不苟。”

  2013年,张晓彤远赴新疆,主持库木吐喇石窟已揭取壁画的修复工作。修复场地位于新疆库车县城西南30公里戈壁滩上的库木吐喇石窟保护工作站。提到当地的沙尘暴,她脱口而出,“太常见了”。由于条件有限,在现场工作的文物修复师们只能自己做饭,“我女儿当时在上高二,只能将孩子交给年迈的父母带,其他同事也都一样……”张晓彤一行克服了一个个困难,通过将近两年的驻守,完成了库木吐喇石窟已揭取壁画的修复工作,并形成了相关报告。

  谈到多年做文物修复的心得,张晓彤说,文物修复师最难的不是技术,而是需要“心灵手巧,心领神会”——既要技术非常精湛,也要了解文物的精神内涵。

  “很多木作文物修复师、泥瓦作文物修复师、考古探掘工,都是年纪较大、学历不是很高的师傅。”在潘路看来,“一个好的文物修复师既要懂得自然科学,又要懂人文科学;要具有科学思维,还要了解艺术史,拥有人文情怀”。

  据国家文物局统计,2022年文博系统现有从业人员18万余人中,专业方面技术人员仅5.5万余人,具有高级职称人员不到1.2万人。在这1.2万人中,具备精湛修复技艺和与理论知识水平的文物修复师更为稀缺。

  近年来,国内开设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的高校数量呈增长趋势。大学生必备网提供的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开设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的本科高校有15家,高职院校有31家。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的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每年招生约40人,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多为博物馆修复部门、考古所、拍卖行、文创类公司等,还有学生自主创业开设文物修复工作室。

  “要解决相关专业的学生就业,博物馆的编制确实没那么多。”国家文物局有关部门负责人坦言,“现在教育部推动产教融合,一些文物修复公司也能吸纳一部分毕业生。”

  据了解,随着文物修复行业的发展,目前很多文物修复公司已颇具规模,部分企业有自己的专家团队,资金和技术力量都很雄厚,具备全面的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潘路认为,从国外的发展的新趋势来看,今后,文物修复企业会是一股很强大的文物保护力量,是文物保护系统很好的补充。

  2003年,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等5家单位合并组建成为中国国家博物馆。为了筹备组建国家博物馆,国家投入约5亿元的资金,支持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建设,其中,给文物保护中心的投入约为4000万元。潘路介绍,“现在各省市文物保护中心的投入也都很大,有的已经远超于我们当时的投入。”

  “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明代御窑厂的那只‘鸭子’。”在看到明代成化年间的三彩鸭形香薰时,杨玉洁感觉像“发现了新大陆”。这只“三彩鸭”的眼睛中含有黑色釉上彩和青花釉下彩,但从当时已发表的资料来看,成化三彩鸭型香薰并没用黑色和青花的记录。她还发现了这个香薰在设计上的缺陷——氧气无法顺利进入,正常香薰的设计功用没办法实现。她猜测,也许这是一个实验产品,工艺精美但是功能有缺陷。在对这只特别的“三彩鸭”进行拆洗时,杨玉洁直言,“感觉快乐极了,像在和当时的工匠进行一场神交。”

  潘路回忆,自己刚到文物保护系统工作的时候,朋友们都不太理解,经常对他发出“灵魂拷问”:“你说你一个学化学的到博物馆去干什么啊?”

  “很多年轻人难以在文物修复行业从始至终坚持,能留下的修复师肯定是由于无限大的热爱。”他说。

  有一次,在对西周早期宗室贵族祭器何尊进行例行保护和修复的过程中,相关专家在何尊底部发现了122个铭文。这些铭文的信息很重要,让很多重要的历史信息得以补全,何尊也从“三级品”一跃成为国宝级文物。“通过文物修复师的分析研究和保护处理,可以使文物更多的内涵得以揭示,这也是我留在这个行业并且一直热爱的理由之一。”潘路说。

  “文物修复师作为一个职业,虽然有挑战有困难,但依旧是觉得有趣并且成就感强。但凡真心喜欢的年轻人都是非常执着、能够坚持的。”张晓彤说,这个行业的人才,既要有手艺、有头脑,还需要有情怀。

  随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顶层设计基本形成、首部“多规合一”的国家级国土空间规划全方面实施,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总体形成。据悉,目前除北京、上海城市总体设计已于2017年批准不再报批外,其他所有省级规划和新疆兵团规划已全部报国务院,其中江苏、广东、宁夏等省级规划已经批复。

  通过靶向赤霉菌致病或毒素合成相关基因获得弱毒菌株,可以高效防控小麦赤霉病。

  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双重激励下,我国标准物质行业得到快速迭代和规模化应用。

  通过与实验站深度合作,他们最终获得各类表征数据完全吻合的实验结论,相关成果发表在《先进材料》上,引发全球关注。

  《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较2022年12月增长1109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6.4%。

  今年4月16日,我国首颗降水测量专用卫星风云三号G星发射升空,其主载荷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九院704所研制的我国首套星载Ku、Ka双频降水测量雷达。

  陈孝平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成立三周年暨院士科普工作室座谈会近日在湖北武汉举行。

  阿根廷拉普拉塔国立大学天文学家艾格斯蒂娜·菲洛科莫领导的团队,借助费米卫星望远镜捕捉到了这颗婴儿恒星“发脾气”喷出的伽马射线

  记者从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28日,由中铁二十五局承建的梅龙高铁全线最长隧道下黄田隧道顺利贯通。

  彼时,闽宁镇尚被称为闽宁村,1998年,闽宁村有了菌草技术扶贫示范基地,林占熺开设培训班,教村民如何种蘑菇。

  8月25日,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100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下的高约束模式运行,再次刷新我国磁约束聚变装置运行纪录,破解了等离子体大电流高约束模式运行控制、高功率加热系统注入耦合、先进偏滤器位形控制等关键技术难题。

  前不久,在北京举办的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机器人博览会上,最新成果纷纷亮相,成为观察机器人前沿技术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窗口。

  小区门禁、账号登录、超市付款……近年来,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在便利生活的同时,技术的不规范使用也对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提出了挑战。

  很多学生的研究课题都与实际生活紧密关联——为老人设计的智慧药盒,解决校内自行车停车难研发的双层停车架,为校园荷塘处理浮萍、恢复生态提出的解决方案等。

  近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以下简称“草原所”)建成“星—空—地”一体化草原智能感知预警平台。

  近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逐步加强青年科学技术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动态跟踪国际青年科学技术人才政策发展动向,持续开展青年科学技术人才重点问题和政策研究,推动青年科学技术人才工作机制不断完善。

  近日,白色涂装、流线型船体、身系“敦煌飞天彩带”的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缓缓靠泊,提前1天完成首次试航。

  我国独立自主研发的类脑智能机器人。当前,我国在类脑智能机器人领域已经取得初步成果,科学家对人的不同脑区、器官、肌肉的神经机制进行了系统化深入研究。